艺术家数字资产管理 访问量:2856547

谭平

TAN PING
谭平

【雅昌专稿】在秋雨连绵的上海武康庭:邂逅谭平的“形式力场”

2017-09-30 21:49:53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 谢媛

谭平

9月30日晚,狮语画廊上海空间呈现中国抽象绘画代表性艺术家谭平的个展“形式力场”,这是谭平继香港狮语画廊个展后的另一种新的方式的综合呈现。

从早年的版画研究到在现场空间创作,由朴实的叙事写实渐转为简洁的纯抽象创作,随着时间的演进,谭平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呈现艺术家思考作品内外的空间以及其边界之间的关系。

笔者上一次见到谭平的展览是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5天时间,500米展线,1500平方米展场空间,谭平联手卡斯特利,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共同实施中国首个美术馆“白墙计划”。

如果说“白墙计划”更像是谭平与卡斯特利,两种东西方、不同抽象“力量”上的一次“较量”与“对话”,而这一次的谭平个展,他将空间从美术馆“白盒子”移动至“画廊”。

“我个人理解抽象绘画除了画面之外,更主要的,它是一种空间的艺术” 谭平说。

谭平对于物理空间的敏感度由他所掌握的媒介呈现,早在2012年,他环绕着中国美术馆的展厅,刻下了一条40米的线。+40cm (2012)显示出谭平非常重视作品是否有它所属的地方。他曾表示有着弧度的展厅墙壁挂上平面作品将会有哪里不对劲了。思考作品与其将要被置入的空间变得尤其重要。

而由策展人黄笃策划,此前2017年3月在香港狮语画廊所举办的谭平个展“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谭平抽象绘画展”中,展出一系列结合现场行动与绘画的大型抽象作品的就是谭平继“白墙计划”后于去年12月,身处瑞士苏黎世海姆豪斯美术馆中所作的“山外有山”的现场绘画。

2017年4月元典美术馆的个展“……”中,谭平将其创作中的观念性推向了一个极致。在“空空如也”的展厅之中,顶部的灯光与安置在墙体底部转折处的灯光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空间密切相关的“作品”。

由苏黎世海姆豪斯美术馆到香港狮语画廊再到元典美术馆,他一直试图对抽象、空间、展示彼此之间的关系重新作出探索。

每一次,他都试图将这种探索,发挥到极致。

展览现场 狮语画廊上海空间之一

狮语画廊上海空间位于上海武康庭,这里是静谧的昔日法租界区。身处这一场域,你也不免会好奇,这一次,他将如何面对?

在他看来,本次展览“形式力场”(FORM-FORCES)是将个人理念直接介入特定场域和空间。

他在艺术上把建筑空间、公共环境和生活空间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基于这一整体原则,他并没有把抽象绘画孤立,而是使其更符合空间视觉结构。

展览现场 狮语画廊上海空间之一

在狮语画廊上海的其中一个空间中只展示一幅大画(3米x4米),并在空间与作品的互为关系中凸显了一张画的概念。画中上方以大块的绿色与粉色并置,下方以小块浅蓝色和灰蓝色并列,这些色域之上画出的不确定线条,使色域间形成了连接,产生了画面的溢出感。

无题 布面丙烯 300 x 400 cm 2016

这种对画与空间之间的建构关系和叙事给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而在狮语画廊374空间,谭平对空间的实用性和使用性进行了解析,这些从1997年至今,跨越20年的素描、版画与生活空间相结合,让作品存在于空间和家具之中,无形中构成了彼此的关联性。

在谭平看来,狮语画廊上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一个是展览的空间,一个我理解的是生活的空间。艺术除了在一个展览空间让大家去欣赏之外,应该有一个生活空间,让它与我们生活融为一体。”

“生活空间与人的生命成长相关,艺术也一样。这些作品跨越了20年,希望也通过这个空间能够看到我的成长与变化,反思自己的艺术历程”他说。

“抽象艺术越个人化越能体现它的价值”谭平坦言他总是不太愿意回答什么是抽象艺术的话题:“抽象画挂在画廊的空间中,大家都说不懂,而当挂在一个生活空间,大家就立刻懂了。不同的抽象的画,放在不同的空间,肯定会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这个展览就试图跳出专业化的氛围,直接和每个人生活经验联结在一起。”

展览现场 狮语画廊上海空间之一

他重新界定了这种贯穿于场域-空间-家具-状态的关系。面对这样一种陌生"状态",如同其绘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动一样,谭平在生活、空间、家具和作品中找到了与人的审美连接点,他以艺术的方式重新串联起“场域-空间-作品”。

他对绘画边界的延展,不断在架上、墙面、空间上的观念渗透和扩张改变人的空间视觉经验,建构了一种异样的混合性的空间语言。

无题 纸上丙烯 28 x 78 cm 1998

无题 铜版 39 x 59 cm 27/30 2011

无题 套色木刻 78 x 118 cm P/A 2012

素描 炭笔 78.7 x 109.2 cm 2016

无题 布面丙烯 80 x 100 cm 2017

 

对谈现场 

开幕现场,一场黄笃、谭平、李磊的大师对谈也在画廊如期呈现,借由“绘画-场域-介入”这一话题的引入,我们来一起听听他们是如何说的?

不小心错过了现场直播?可直接扫描二维码直达回放现场: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黄笃指出,借由狮语画廊香港与上海空间的很大区别,展览本身也反映了谭平如何将抽象的理念介入空间的探索:“上海展览主要的方向更多通过分析物理空间环境如何被艺术所浸透当中,而不是把抽象绘画孤立起来。走进空间寻找到生活的联结点,是非常有意思的视角。”

“今天这个展览特别上海、特别温情、特别有人性、特别把我们和现实抽离开,体会抽象艺术所有的意境与趣味。”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同样也是抽象艺术家用四个“特别”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空间与艺术的重要性。

“同样作为抽象艺术家,有一次我和他(谭平)的学生,说起艺术处理,他学生说谭老师要求我们一根线要画成什么样,感情与韵味都要在这根线里表达出来。”细腻的艺术的处理,是非常难得的,在李磊看来,这是基于一个人内心的这种沉稳与笃定,以及对所有感观把握的精确。

我的工作方法分为两种,谭平说,一种在工作室创作,这种基本不考虑作品,未来会在哪 ,重要是理念,而其中线条是非常个人化的,我的绘画一直在共性与个性之间纠结过程中完成 最终达到平衡。”

而另一种工作方法是为空间而作,这些想法都来自于空间,场地在哪?空间是什么样子?来一幅画被空间中,很多线条就会自己涌现出来。这些作品一旦离开空间,就可能成为文献。” 

谈及抽象的未来,谭平直言不太愿意再去解释什么是抽象艺术?何谓东方、西方抽象艺术等话题,而应该关注今天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不要总以二元论来谈东西方抽象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文化立场,能不能找到我们共同的问题来讨论,未来抽象艺术更有可能的是关注世界性的问题。”

这点,在黄笃看来,在中国无法去寻找一种稳定的抽象艺术的原因,在于这几代人艺术家经历过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艺术家自身个性化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今天中国的抽象艺术无法像韩国和日本抽象艺术一样,能够用一个概念去简单概括:“放在历史的谱系里,和文化的语境中去理解中国抽象艺术,今天我们艺术发声的方式很复杂,全球化带来的变化非常复杂,很难用简单的二元论去解释。”

而李磊也认为,东西方关于抽象艺术的诉求和背景不同,不能简单以西方抽角艺术来定义东方抽象艺术:“西方抽象艺术基本诉求是去内容化,而中国抽象艺术有着自己的逻辑和生长方式,它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对视觉文化和哲学的反思与补课,也是视觉文化中抽离出来的对于精神与文化的载体,这种从特殊性抽离到一般性的过程,对应的其实是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关系。”

雨夜的武康庭

“艺术是在沉浸在某种氛围去体现,今天正好是绵绵细雨,武康庭的气息、秋日植物的芬芳,我们通过眼睛去感触到谭平的作品,这种感觉似乎只有在上海的某一个区域才会发生,它沉淀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这一天历史的记忆。”在这个也许普通人会觉得些许烦闷的雨夜,李磊的观感却充满着诗意。

那么不如,让我们在秋雨连绵的上海武康庭,一起邂逅谭平的“形式力场”吧!

返回顶部
微官网二维码

谭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了